6月30日以來,長江中下游沿江地區及江淮、西南東部等地出現入汛以來最強降雨過程,湖北、安徽、河南、江蘇、浙江等省都受到影響。
一場雨接一場雨,很多人都會換上涼鞋冒著雨上班、上學。為了趕時間,趟著雨水趕路也在所不惜!甚至一不小心就得站進齊腰深的水里……
可能大家都知道,淋雨之后回家要做好保暖工作,以防受涼感冒。可是,趟水之后你可能面臨比感冒更可怕的事……
前不久,湖北武漢有個老大爺出去買東西后趟水回家,由于污水很臟,他回家后趕緊將腳沖干凈。誰知第三天,他的左腳起了一片紅斑,還有些腫脹,還出現全身高熱寒戰的癥狀。
(網絡配圖,圖文無關)
經診斷,是因污水中的**通過腳上的破口進入淋巴管,從而使老大爺患上丹毒,需要住院系統**。
什么是丹毒?
丹毒是一種累及**淺層淋巴管的感染,主要致病菌為A組β溶血性鏈球菌。
一般發病急劇,常有畏寒、發熱等全身癥狀,與普通感冒癥狀相似。
不過就趟了下水,就得住院?這水里到底有什么呢?專家提醒,雨水很臟,有多種致病菌!
武漢市醫療救治中心傳染病專家文丹寧表示,洪澇災害后,容易出現痢疾、紅眼病、血吸蟲病等傳染病,這與水源被污染、洪水過后人們相對聚集,互相接觸頻繁有關,這就為消化道類、接觸類傳染病的擴散創造了條件。
但是,降水導致的漬水,地域比較局限,時間也很短,所以導致傳染病疫情的概率極低,大家不必擔心會出現傳染病高發甚至疫情。
趟水之后易發這些病
1、丹毒和淋巴管炎
一般大雨過后,市民趟水后**容易從皮膚毛孔趁虛而入,鉆到淋巴管里,從而引發丹毒和淋巴管炎等。如腳上有破口,更容易出現這種情況!
2、擦疹、腳足癬
因長時間在漬水中浸泡后,皮膚的屏障功能遭到破壞,**和**便有機可乘,很容易引發間擦疹、腳足癬等皮膚病。
有糖尿病病史的人更需要注意,及時脫離污水環境,干燥腳部,預防**和**感染。
3、抽筋、關節炎、風濕病
下雨天很多人會換上涼鞋冒著雨上下班,在回到公司或者家中后,會用涼水沖腳以保持干凈。但是,涼水洗腳,毛孔會驟然關閉阻塞,加上鍛煉后肌肉疲勞、緊張度增加,腿腳很容易抽筋,更可能誘發關節炎和風濕病等。
此外,水災后水中一般多蟲,偶爾也會有蛇。如果被蟲咬后僅是瘙癢,可以用**類軟膏如艾洛松來止癢;如果在水中被蛇等動物咬傷,需要立馬在小腿上打一個止血帶,延緩可能的毒素進入血液,避免血液進入心臟造成可能的中毒死亡。
1、如果不得已,非要涉水,在涉水前,雙腿部涂上防水油膏,尤其是趾間。
2、如果皮膚本來有破口,先在窗口處涂上**藥膏,有可能的話穿上高筒雨靴或套上厚實點兒的塑料袋,切忌不要光足涉水。
4、外出歸家后,**仔細沖刷雙腳(**用溫水),再用干凈的毛巾抹干,保持雙腳干爽。有需要的,還可以用12.5%的明礬加3%的鹽水配置成溶液浸泡雙小腿2-3分鐘左右,然后再用清潔水洗凈晾干;或者用適量醫用酒精擦洗**。
5、如在涉水之后出現紅斑、水泡、瘙癢等癥狀,請及時就醫,尤其是本來就有足癬或其他皮膚病的患者,不能憑經驗用藥。
6、尤其是有灰指甲、**、腳上有破口的人,更應注意保持足部衛生。
7、都說寒氣從腳下起。雨天,大家在出門前**在包里準備一雙其他種類的、更保暖一些的鞋子以及棉襪,第一時間用紙巾或者毛巾將腳擦干,換上干爽的鞋襪以保暖,減少來自腳部的寒氣。
來源:楚天都市報